体彩高频11选五玩法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体彩高频11选五玩法 > 新闻动态 > 1945年,苏联百万红军进驻东北,当年苏军抢走了多少财富?_日本军队_中国_斯大林格勒

1945年,苏联百万红军进驻东北,当年苏军抢走了多少财富?_日本军队_中国_斯大林格勒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2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79

俄罗斯人通常被称为“战斗民族”,但这一说法对俄罗斯的理解往往有些片面。纵观俄罗斯的历史,我们可以发现,俄罗斯人的文化与血统中流淌的不仅仅是好战的特质,更有着深深的贪婪与掠夺欲望。从沙俄到苏联,直到今天,俄罗斯无论对外对内,始终保有一种掠夺性的本性。

回顾历史,无论是沙俄时期还是苏联时期,俄罗斯的扩张与侵略几乎无时不在,直到今天,它的政策和行为依旧延续了这一传统。1945年11月,随着日本军队的溃败,苏联和中国的联合军队向东北进发,困苦中的东北人民本以为迎来了希望,然而,盟军的到来却远非那么美好。

这篇文章将带我们深入了解,日军撤离后,作为胜利者的苏军在东北到底做了什么。近百万的苏联红军究竟掠夺了多少财富,给这片已被战火蹂躏的土地带来了怎样的灾难。

展开剩余80%

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大冲突,涉及了60多个国家,近20亿人口被卷入其中,战争持续了长达14年。日本作为轴心国之一,极力推行大陆扩张政策,趁着中国的内乱,利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的动荡,侵略中国。日本通过逼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,扶植段祺瑞政权,甚至通过引诱张作霖来获取更大的利益。然而,随着皇姑屯事件爆发,张学良易帜,彻底粉碎了日本通过外交手段侵略中国的图谋,开始了武力侵略。

1931年9月18日,战争爆发,纳粹德国与日本迅速展开攻势,占据了欧洲和亚洲的作战优势。但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暴虐统治,各国人民纷纷反抗,逐渐改变了战争的走向。1942年1月,经过苏联军民的浴血奋战,莫斯科保卫战以彻底的胜利告终,德军未能如愿征服苏联,战局开始有了转机。此胜利极大提振了同盟国的士气,随后包括中国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和苏联在内的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宣言,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。

随着同盟国的形成,希特勒意识到,苏联是唯一能与德国抗衡的强敌,他决定全力进攻苏联的军事要地——斯大林格勒。斯大林格勒地理位置关键,失去这座城市,不仅会极大打击苏联士气,还能切断其重要的交通线路。为了攻占这座城市,希特勒将80%的兵力投入到战役中,而斯大林为保卫城市,曾请求美国和英国开辟第二战场,但由于时机未到,遭到拒绝。

1942年9月,斯大林格勒被攻破,战斗进入惨烈的巷战阶段。双方为了争夺每一栋建筑、每一条街道进行着生死较量。苏军和德军都把这场战斗视为决定生死的关键,特别是德国士兵在严寒中死于冻饿,而苏军则借助补给线的优势开始反击。直到1943年2月,德军围困的11军宣布投降,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结束。

这一战役造成了200万人的死亡,成为法西斯德国失败的开始,并为苏联在反攻欧洲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动权。与此相对,虽然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的失败,但已不再改变战争的总体格局。随着德国在欧洲的失利,盟军开始调动更多力量应对日本,中国的压力也大幅减轻。1945年,德国宣布投降,苏联军队随后派遣百万兵力进入东北。

这次苏联的介入,不仅仅是按照盟国协议进行的援助,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自身在远东的利益,甚至借此机会在日本撤出后,重新控制东北,并争取对大连、旅顺港和铁路的控制权。

从1945年5月到8月,苏联陆续向东北调派了157万名士兵,2万门火炮。苏联部队进入东北后,并未急于作战,而是花费时间整顿,直到日本投降前一周才开始大规模进军。此时,日本关东军接到了投降命令,并选择向苏联投降,这一选择背后,是日本政府欲通过与苏联的接触,在美苏之间制造争端,以为自己留下一线生机。

而对于苏联而言,接纳日军投降的名义,却成为了其劫掠东北的机会。经过多年日本的侵略,东北地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工业基础设施和资源。苏联不顾中国人民的感受,迅速占领了东北的各大城市,并将银行的现金和黄金一扫而空。兵工厂及其他重要设备都被带走,无法搬走的则被拆毁。统计数据显示,苏联在东北掠夺的战利品折合美元达13.6亿美元,而这些数据尚未包括黄金、白银和钻石的价值。

与此相比,国民政府在1946年所列出的抗战损失为133亿美元,苏联的掠夺无疑是巨大的。沈阳的4570家工厂,在苏军占领后仅剩下20家能够恢复生产,而在此过程中,苏军的恶行也层出不穷,强奸、杀戮等暴行不止。尤其在哈尔滨,松江军区司令员卢冬生在巡逻时遇到苏军暴行,并试图制止,却被其残忍杀害。这样的事件让中国人民感到深深的愤怒,然而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,中国不得不忍气吞声。

这一段历史深深刻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中,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,铭记历史,不忘国耻,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,让后代不再经历这样的苦难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体彩高频11选五玩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